•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吃素与吃斋不一样

佛教基础

佛教传入中国之前,天子王臣在祭祀之前就有斋戒的传统。斋戒包含了斋和戒两个方面。斋来源于齐,主要是整齐,如沐浴更衣、不饮酒、不吃荤。戒主要是指戒游乐,比如不与妻妾同寝,减少娱乐活动等。后以此指称相似的宗教礼仪。在佛教中,清除心的不净叫做斋,禁止身的过非叫做戒,斋戒就是守戒以杜绝一切嗜欲的意思。

现实生活中,很多居士都是吃素、吃斋不分。在家里面吃素,说是吃斋,去寺庙里面吃斋说是吃素。其实素和斋是有区别的。

过午不食谓之斋,吃斋严格来说应该是持斋,为什么要持斋呢?因为佛陀时代,有位弟子傍晚托钵乞食,吓到一位孕妇导致流产,被人讥嫌,又因若一天两次托钵,减少弟子学佛修道的时间,所以佛陀从此制戒规定过午不食,是为持斋。

后来在流传过程中由于吃和持二字同音,而且又是跟吃有关,所以慢慢就由持斋误传成了吃斋。吃斋绝不是吃素的意思,因为这个斋未必是素,因为佛陀比丘戒中没有戒肉,乞食的时候,施主给什么就吃什么,不允许挑剔分别。后来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吃素的传统。

有的人吃素为了减肥,有的人吃素为了健康,有的人吃素是出于慈悲。发心不同,决定了最终的成就和收获也不同。

虽然吃素有很多功德,但是我们不能因为片面的追求功德而去吃素、持斋。更不能执着这件事情本身,如果因为自己的执着而给不信佛的家人、同事、朋友带了种种不便,那也不好。比如吃饭的时候有诸多要求,不允许一丁点荤腥,必须用未烹制过荤食的锅炒菜等,这样不仅不会吸引他人向佛,还会让人觉得佛教徒规矩多而望而生畏。倒不如凡事随缘,只要不点杀,像慧能大师一样的吃点肉边菜,也并无大碍。凡事过犹不及,都要有个度,中道最好。

文章点评
2023-07-26
何谓大千世界?《西游记》中的四大部洲什么样?
大千世界其实是佛教对于这个世界的架构所作的描述。我们先来看,一个大千世界其实是由一千个中千世界所构成;而一个中千世界,是一千个小千世界所构成;一个小千.. <详情>
2023-07-26
别觉得自己念佛功夫不好,有这种想法难往生
一句佛号,包括一大藏教,罄无不尽,通宗通教之人,方能作真念佛人。而一无所知、一无所能之人,但止口会说话,亦可为真念佛人。去此两种,则真不真皆在自己努力.. <详情>
2023-07-26
成佛要从第一刹那就要开始积累
明白了轮回的毫无意义,才会发现在轮回背后还有一个真正有意义的事,这就是佛法。只有通过佛法,我们才能了解轮回的真相;只有了解到轮回的真相,我们才会停止盲.. <详情>
2023-07-26
大师告诉你皈依后应持有的规范
1:最重要的就是要遵守皈依时所发的三个誓愿:不皈依天魔外道、不皈依外道邪论、不皈依外道邪众。若是受四皈依的,还要加一个:不皈依外道邪师。但是要我们不皈.. <详情>
2023-07-26
你是学佛者还是佛学者?
学佛者,是佛陀真正的弟子,皈敬佛陀的五戒十善,深信因果。在信和恭敬心的基础上,依教奉行,躬行实践,真正接受佛陀的思想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实实在在地修正.. <详情>
2023-07-26
名僧、高僧、大师、法师,这两对名称你分清楚了吗
在佛教的称谓中,名僧、高僧、大师、法师这两对名称是有区别的。名僧是指有名的僧人,梁宝唱曾撰《名僧传》,记录当时名僧的事迹。后来梁慧皎又编《高僧传》强调.. <详情>
2023-07-26
抄写佛经也是正儿八经的修行
人世间的一切身、口、意诸般行止,都可以用来作为修炼的功夫,因此,古人讲成佛有八万四千法门。传统书法抄写佛经就是一条极为殊胜的修行法门。何以见得?大致有.. <详情>
2023-07-26
珍惜当下,徘徊在“得失”之间纯属浪费
不必为“失去”而难过,因为世间之物本来就是去住无常。我们所能做、所应做的只是在“得到”时珍惜它。有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 <详情>
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