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宗萨钦哲仁波切:佛教徒的人生的目的是什么?

藏传佛教Buddhism

问一个佛教徒“什么是人生的目的?”是不恰当的。因为这个问题暗喻在某一个地方,也许在一个洞穴之中或者在一人山岭之上,存在着一个究竟的目的。

仿佛我们可以透过追随圣者,阅读书籍以及熟悉密教修行,来解开这个秘密。如果这问题是假设在亿万年以前,有某个人或神设计了一个人生目的图表,那么它就是一个有神论的观点。

佛教徒不相信有个全能的创造者,而且他们不信为生命的目的已经、或需被决定和定义。    

对佛教徒比较适当的问题是“什么是生命?”。从我们对无常的了解,这个问题的答案应该非常明显:生命是一个巨大的和合现象,因此生命是无常的。它是随时变化、短暂无常经历的集合。

虽然有各式各样的生命形式存在,但其共通点是没有一个生命希望受苦。我们都想要快乐,无论是总统、亿万富豪,或辛勤工作的蚂蚁、蜜蜂、虾子和蝴蝶,大家都想要快乐。

当然,在这些生命形态之中,痛苦和快乐的定义有极大的区别,即使在范围相对小的人道之中,也是如此。对某些人痛苦的定义,是其他人快乐的定义,反之亦然。对某些人而言,只要能生存下去便是快乐,对另外的人而言,拥有七百支鞋子是快乐。

有些人,臂膀上有个贝克汉姆模样的刺青就会快乐。当一个人的快乐取决于享有一片鱼翅、一只腿或一根老虎的阴茎时,快乐的代价是另一个生命。有些人觉得用羽毛轻搔是性感的,另一些人则偏爱乳酪碎磨器、皮鞭和链圈。英国爱德华八世宁愿娶一个离过婚的美国女子,也不要戴上大英帝国的王冠。    


即使在个人身上,痛苦和快乐的定义也时有变动。一个轻佻的调情时刻,可能因为其中一个人想要更认真的关系而突然变调,期待转为恐惧。当你是个小孩的时候,在沙滩上堆筑沙堡就是快乐。

在青少年时期,看着穿比基尼的女孩,和赤裸上身的男孩冲浪是快乐。在中年,金钱和事业是快乐。当你八十多岁的时候,收集陶瓷盐罐是快乐。对许多人而言,不断调适于这些无尽而又经常变化的快乐定义,即是“人生的目的”。     

我们许多人从所处的社会学会快乐和痛苦的定义,社会秩序支配我们衡量满足的标准。这是一套共同的价值标准。来自世界两端的人,能够基于完全相反的快乐文化指标,却体验完全相同的情感——愉悦、厌恶或恐惧等。鸡爪是中国人的佳肴,法国人则喜爱把肥鸭肝涂在吐司上。

如果资本主义从不曾存于世界上,而每个国家和每个人都确切实践毛泽东务实的哲学的话,想象一下世界会变得如何:我们会很快乐地活在没有购物中心,没有豪华的汽车,没有星巴克,没有竞争,没有贫富差距,享有全民保健的社会。而脚踏车会比悍马休旅车更有价值。

然而,我们的欲求是学习而得的。十年前,在偏远的喜马拉雅王国不丹,卡式录放影机是富裕的象证。逐渐地,丰田越野车俱乐部取代了录放机俱乐部,成为不丹繁荣快乐的终极愿景。   

这种把群体标准视为个人标准的习惯,在幼年时就开始形成。小学一年级时,你看到其他同学都有某种铅笔盒。你发展出一个“需求”,要有和其他人一样的铅笔盒。你告诉了母亲,而她是否为你买那个铅笔盒,就决定了你的快乐水平,这个习惯持续到成年。


隔壁邻居有一台电视或一辆斩新的豪华休旅车,因此你也要拥有同样的——而且要更大、更新的。渴望并竞相拥有他人所有的事物,也存在于文化层面中。我们常常对其他文化的风俗和传统,比自己的评价还高。

最近,台湾有位教师决定蓄起长发,这在中国是个古老的习俗。他看起来高贵优雅,仿如一个古代的中国战士,但是校长却威胁他,如果他不遵从“规矩”——意即西式的短发,就要把他开除。现在他把头发剪得短短的,看起来好像被电击了一样。    

目睹中国人为自己的文化根源感到难为情,令人讶异。但是在亚洲,我们可以看到更多诸如此类的优越/自卑情绪。一方面,亚洲人为自己的文化感到骄傲,但在另一方面,又觉得自己的文化有点令人反感或落后。

几乎在所有的生活层面,他们都用西方文化来替代——举止衣着、音乐、道德规范,甚至西方的政治体系,都是如此。    
在个人和文化两方面,我们采取外来的和外在的方法,来获得快乐、克服痛苦,却不了解这些方法常常带来事与愿违的结果。我们不适应带来了新的痛苦。因为我们不仅仍在受苦,而且更觉得从自己的生活中疏离,无法融入体制之中。    

有些快乐的文化定义在某种程度上是有用的。一般来说,银行账号里有一点钱、舒适的住所、足够的食物、好穿的鞋子及其它基本的生活条件,确实能够让我们感到快乐。

但是,印度的苦行僧和西藏走方的隐士之所以感到快乐,是因为他们不需要一个锁匙圈——他们不必恐惧财产会被人偷走,因为根本没有什么东西需锁起来。
3
文章点评
2023-09-04
要想获得有福德、有闲暇、能修持正法的人身就要做到这些事!
暇满的人身非常难得,具足八种闲暇、十种圆满的人身是非常难得的。以前讲过,我们通过因缘、比喻、数目差别三个角度思维暇满难得,就能彻底明白暇满的人身有多么.. <详情>
2023-09-02
念咒,就像是一个雕刻本尊的过程
为什么心咒会有能量?举个例子,假如你对别人简单地说一句"我不喜欢你",或者说了一些消极的话语,一定会对对方产生很大的影响。相对的积极的话语也能对他人产生.. <详情>
2023-09-02
慈诚罗珠堪布:无论什么样的人,都同样需要修行!
现在有的人不仅眼光狭窄,思维也很简单,总是满足于现状,认为自己该有的都有了,没有必要修行,去操不必要的心。这是一种愚蠢的想法,因为这种人只看到了眼前短.. <详情>
2023-07-17
不要让你生命中的贵人流失
我们说感恩、说体谅、说守信,这些都要从慈悲心出来,用平等心对待一切人、事、物,对敌人也一样守信,一样的感恩,一样的体谅。你看有些很善良的人,他会为他的.. <详情>
2023-07-17
从本尊的角度来讲,当你祈祷的那一天开始,他就和你形影不离!
无论修任何一位本尊,从本尊的角度来讲,当你祈祷的那一天开始,他就和你形影不离,修观音、文殊、弥勒都是如此。但你业障没有清净的话,什么佛菩萨的身相都会看.. <详情>
2023-07-17
真正的知足少欲,是一种心的修持!
很多不了解佛教的人都对信佛有一种畏惧感,怕什么呢?怕信了佛就要过苦日子了。我经常告诉弟子们,要做一个合格的在家居士。不要将经典中看到的出家人应该做的事.. <详情>
2023-07-17
为什么真正的上师不轻易给你们灌顶?
前几年,我遇到了一个居士,他说自己去藏地接了一百多个灌顶。问他接受的都是什么灌顶,却连一个也说不出来,也不知道灌顶的含义,就这样盲目地接受灌顶。接受灌.. <详情>
2023-07-17
莲师七句祈祷文,竟隐藏着如此众多的意义!
“莲师七句颂”带着极大的加持!在古代及现代的伏藏法之中,只要提到莲师,全部都含有“莲师七句颂”。莲师说:“只要有弟子虔诚地用莲师七句颂向我祈请,我将立.. <详情>
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