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兜率偈赞品》:“以佛为境界,专念而不息。此人得见佛,其数与心等。”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很少有空闲时间去静心端坐读诵经典,或势不能为,或力不暇及,而念佛法门以其方便易行....
2023-01-05 08:21
6
当比丘出现某种不如法行为,佛陀便会根据所犯制定戒条。佛陀每次宣说戒条前,首先要阐述制戒的十种利益,然后才是关于戒条的具体内容。这十种利益,也就是十句义。具体内容为:第一、摄取....
2023-01-05 08:15
6
疾病的症状是非常复杂的,千变万化的,但是招致疾病的因素并不复杂,生病的原因就是四个:一个是四大增损;第二个就是五脏增损;第三个就是鬼神干扰;第四个就是业障病。一、四大增损首先....
2023-01-04 11:26
15
三世如来皆由菩提心出《华严经》云:“善男子!菩提心者,成就如是无量功德。举要言之,应知悉与一切佛法诸功德等,何以故?因菩提心出生一切诸菩萨行,三世如来从菩提心而出生故。是故善....
2023-01-04 09:21
15
成功三部曲是:随顺因缘、把握因缘、创造因缘。《圣严法师108自在语》:“成功的三部曲是:随顺因缘、把握因缘、创造因缘。见有机缘宜把握,没有机缘要营造,机缘未熟不强求。人生的起起落....
2023-01-04 09:05
15
一、先释经题: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佛教小乘在藏经中属於“阿含部”。“阿含”是译音。含:即包含。南洋国家没有大乘经典,只有五部阿含,中国祗译了《杂阿含》、《长阿含》、《中阿含》、《....
2023-01-04 09:02
13
生命的诞生是宇宙间最奥妙的事,每个生命从降诞开始,莫不为自己的生存而努力奋斗,从而带动世间的欣欣向荣,这是值得歌颂的好事;但有些生命为了自己的存在,不惜伤生害命,尤其自诩为「....
2023-01-03 10:46
10
问:师父,我们一定要受因果报应吗?圣空法师答:我们学佛的目的是明心见性,不是外面生生灭灭的现象。其实明白的人有没有这些现象?有。无始劫以来,我们所造的因因果果,所以佛还有马麦之....
2023-01-03 10:39
8
佛陀初转法轮先说四圣谛,即苦集灭道。灭谛中提及涅槃,为阐释涅槃的内涵及意义,佛陀更深入说明空性之理。二转法轮中,借由对空性的认知,证明烦恼是可以断除的,从色法到一切遍智空,一....
2023-01-03 10:22
12
【生命就是一张福报卡,当我们没有去积累福报,福报卡里就没有积蓄,所以我们才会缺乏钱财。】我们在苦中觉悟,也在乐中感悟,在见识中成长,在事物中得到启发。人生中最重要的就是透过现....
2023-01-03 09:49
6
有一句俗语叫“小和尚念经……”,下一句是什么?如果你们念佛是有口无心,都把你们剃度了,你们就是小和尚。所以念佛是用心去念的,是用心去跟佛的心相应的。从另一个层面讲,我们的内心本....
2023-01-03 09:44
15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随闻记湛山倓虚大师着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随闻记序大矣故。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也。此品经。即唐贞元十二年。般若....
2023-01-03 09:19
15
佛在楞严会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这么说;过去佛这么说、现在佛这么说、未来佛也这么说,说什么呢?说:十方如来呀,怜念众生,如母忆子;十方如来可以说是一切佛,可怜、悯念众生,就像....
2023-01-03 08:52
9
阿难纵强记,不免落邪思。难道你比阿难还厉害?阿难多闻第一,照样邪知邪见,要佛用楞严咒去救他。那我们现在谁来救啊?(众答:自己。)什么自己呀?楞严咒啊!阿难为什么要佛去救呢?因为阿难出....
2023-01-03 08:46
8
平时我们常常有一种自卑感,觉得:“我自己造作、举心动念都很染浊,身口意三业也免不了损人利己,造作了一些恶业。”所以就常常担心:“我都造的业这么多,那阿弥陀佛极乐世界那么好的地....
2023-01-03 08:24
6
《华严经》的内容是什么?若依学者们研究分析,虽说是一部由各别单行的经典编集而成,却编得非常谨严,其组织架构、先后次第,并不重叠杂乱。就以晋译六十卷本而言,全经共有四大项目,便是信、解....
2023-01-03 08:20
9
当我们现在真的来学习佛讲的宇宙间的真理、了义的时候,我们感觉很陌生、茫然,那证明我们学佛这么长时间,一直都在门外徘徊,根本就没有认真的来落实学习佛法。如果你从学佛那天起,就这....
2023-01-02 11:28
13
《菩提道次第广论》(以下简称《广论》)是宗喀巴大师最重要的佛学著作,《菩提道次第广论四家合注》(以下简称《四家合注》)则是对《广论》最重要的注疏合集,历史上一直具有很高的地位....
2023-01-02 10:57
17
《金刚经》中,佛陀告诉我们:“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提醒弟子们不要执著如来的色身。但如果走向另一个极端,认为如来只有无相的法身,没有具足三十二相的....
2023-01-02 10:22
10
北齐的惠炬法师,从小便厌离俗世,长大后研习华严经,十五六年里在道场中六时礼拜经行。昼夜诵持华严经,无有懈怠。一天梦见一个童子,自称是善财,告诉惠炬说:法师既然能如此精研华严,....
2023-01-02 10:07
8
道济和尚(济公)名言“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后两句是“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问:禅宗在佛教历史上,有其激进的一面,不喜欢一级级阶梯,而追求顿悟成佛,是否就能摆脱戒律的....
2023-01-02 08:5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