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于汕头开示[2011年2月6日晚]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宗内门兰钦波鄂嘉达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巴嘎达鄂灿吐谢莫到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敦巴特吉坚拉夏擦漏恭....
2023-01-13 10:36
3
《心经》的全称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不仅每个朝代的很多信徒都能流利地背诵,也是佛教寺院每天晚课必诵的经典。全经虽然只有短短的二百六十二个字,却涵盖了六百卷《大般若经》的内容....
2023-01-12 08:57
7
现在我们常听到一句话,就叫“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世人往往慨叹这个时代没有道德底线,有些奇葩什么事都干得出来。若要挽救世道人心,应该如何着手?该求助于哪家思想?近代以来(乃至....
2023-01-05 09:34
13
做好事让别人知道了叫阳德,不被人知道叫阴德。阳德报得快,做了好事,让别人知道了,别人称扬你,赞叹你,给你发个奖状、锦旗什么的,表扬表扬,报掉了,报掉了就没了,德积不住。做好事....
2022-12-25 11:36
42
人要获取人心,博得别人的敬仰,就要学会给予别人口德、掌声、面子、信任、方便、礼节、谦让、理解、尊重、帮助、诚信......遵循以下二十六个法则:一、给口德:得饶人处且饶人说话三境界....
2022-12-10 11:07
24
今天的社会都在通过鼓动欲望而刺激消费。厂家在不断升级产品,商家则全方位地激发购买欲,整个社会处在占有、攀比和竞争中。我们不但想占有财富,还会不断攀比:我要比你有钱,比你消费得....
2022-12-10 10:31
30
如何走向成功,你可以不吃素,但是你不可以不学习,因为不学习你就不懂得戒色的原理,不懂得戒色的规律你就会走很多的弯路,浪费更多的时间在S欲上,苦苦挣扎停滞不前,所以我说戒色第一步....
2022-10-26 09:32
297
宁动千江水,不动道人心你一起心动念,将来就会招果报,就要去受报的。识性不动,以灭穷研,于无尽中,发宣尽性,如存不存,若尽非尽。如是一类,名为非想非非想处。前边那是无所有处天,....
2022-10-17 20:05
160
01中国各大城市在陆续发布幸福指数。但这些发布很健忘——忽略了“死亡质量”也是幸福指数的核心指标。经济学人智库对全球80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调查后,发布了《2015年度死亡质量指数》报告....
2022-10-11 20:06
178
让人舒服,从来不是谄媚和讨好,而是深植内心的教养和善良。每个人都有尴尬的时候,那些喜欢看笑话,把快乐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的人,其实是修养不够;真正有修养的人,懂得及时给人解围,....
2022-09-02 09:01
71
从前,印度有一位叫无著的菩萨,他是古代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创始人之一,也是大哲学家。他在《大乘阿毗达磨集论》中谈及到人心理的毛病——九结。结就是用绳子打结的这个结,打了死结,....
2022-09-02 05:47
89
吸烟令善知识及善性众生远离,令恶知识及恶性众生亲近。不蒙吉神拥护,虽修善行,但其功德很少,且遗患于后代。身口意三业不清净,所修佛法不如意,更不得成就。天龙八部厌恶,诸天远离,....
2022-08-06 13:20
84
最近看到有的戒友问我才戒两三周就着急的问怎么还没恢复啊?好像戒色是灵丹妙药,吃下去就要当场见效,能起S回生一般。戒色好吗?当然好,对虚弱的身体来说禁欲其实是很好的补药,但这个补....
2022-08-05 15:28
288
我想谈谈使用金钱这件事情,举个例子说明,古代藏地有很多译师、僧人、上师,他们远道前往印度求学求法,需要很多钱。因为路上要有盘缠,路费等花费,到印度见到上师后,也不能空手要求对....
2022-08-05 07:04
213
最近有的戒友才戒两三周就着急的问怎么还没恢复啊?好像戒色是灵丹妙药,吃下去就要当场见效,能起死回生一般。戒色好吗?当然好,对虚弱的身体来说,禁欲其实是很好的补药,但这个补药性....
2022-07-31 21:22
201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是一个特困家庭。儿子刚上小学时,父亲去世了。娘儿俩相互搀扶着,用一堆黄土轻轻送走了父亲。母亲没改嫁,含辛茹苦地拉扯着儿子。那时村里没通电,儿子每晚在油灯....
2022-07-24 05:27
45
一、学习误区之“我学得够多的了”。这有两种情况,我们慢慢来讨论(1)看得少有的戒友浮躁得很,看了一段时间戒色文章就感觉很厌烦,认为自己都懂了,其实自己狗屁不通,还在那里自以为是....
2022-07-12 14:23
218
到底什么是“酵素”?酵素是由新鲜的水果、蔬菜、粮食等植物经过榨汁或者萃取的手段之后发酵而来,可以添加酵母菌、乳酸菌等发酵菌种进行发酵。酵素中含有大量的糖类、有机酸、矿物质、维....
2022-06-21 19:21
173
“人心不足蛇吞象”比喻人贪心不足,就会被自己的欲望所害。原本是从《山海经》“巴蛇吞象”的典故演化而来,但人们却更多的相信这么一个传说:宋仁宗年间,深泽某村,一家母子两人,母亲....
2022-05-28 13:03
133
虚云禅师(1840--1959),俗姓萧,号虚云,禅宗泰斗,坚持苦行长达百余年,历坐十五个道场,重兴六大祖庭,一身兼承禅门五宗,法嗣信徒达数百万众的高僧。咸丰八年(1858),师偕同从弟富....
2022-05-26 22:03
460
所有的生命,都来自于母亲“所有的生命,都来自于母亲”孝敬母亲,报答亲恩,是中华儿女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这一天,记得和妈妈说感谢您,妈妈!既是母亲节我们同样想到其他生物也有母亲....
2022-05-08 07:26
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