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咒净土法门又称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也称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清珠下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但,念佛不得力可以多持咒,以转化妄念。....
2023-03-13 08:36
15
关键问题,还是信愿的问题,信愿最重要的还是听经,理愈明信就愈深,愿就愈切,行就愈专,所以道理一定很明白,净土特别是《无量寿经》一定要多听,如果经教不是那么重要,我们师父上人不....
2023-03-11 08:38
17
宋慧才慧才。俗姓王,浙江永嘉乐清人,北宋真宗祥符初年(西元一○○八年)获准剃度,年十三岁时,受具足戒,前往四明山追随学习于法智大师。由于悔恨自己的愚痴迟钝,因此时常持诵大悲咒。....
2023-02-26 08:39
24
请问师傅:大悲咒属于净土宗吗?净土宗除了【净土三部经】还有其他的经卷吗?智随法师答:大悲咒非净土宗所修,如念此而回向求生净土,亦成为净土之行杂行回向。净土三经是净土法门的正依经典,除....
2023-02-20 08:24
47
如本法师答:净土法门是易行道,异方便之法门,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上下皆有无量世界,无量世界即有无量诸佛,任凭称念何方佛名,一心发愿欲生彼国,彼佛必将接引念佛者往生他国,这丝毫....
2023-02-19 08:56
31
问:我受了五戒修持净土,现在早晨诵楞严咒。有的佛友说,这是杂修,但我已经在佛前发誓,一天诵楞严咒一部。请师父开示。大安法师答:你能够受三皈五戒,修净土,这非常难得。对修净土的人来说,原....
2023-02-14 09:03
27
大安法师答:你能够受三皈五戒,修净土,这非常难得。对修净土的人来说,原则上,以一门深入、专修为上,读诵净土经典,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但如果你对楞严咒有特殊因缘,发愿诵楞严咒,也是可以....
2023-02-14 08:34
38
问:我受了五戒修持净土,现在早晨诵楞严咒。有的佛友说,这是杂修,但我已经在佛前发誓,一天诵楞严咒一部。请师父开示。大安法师答:你能够受三皈五戒,修净土,这非常难得。对修净土的人来说,原....
2023-02-13 08:55
30
佛法导论《净土篇》李圆净居士著印光法师序范古农居士序宗史第一赞扬第二抉择第三理事第四依正第五起信第六发愿第七行持第八劝进第九发心第十印光法师序净土法门,普被三根,于在家人,更....
2023-02-11 08:22
54
佛言:此咒能灭十恶五逆一切罪障,成就一切白法功德。持此咒者,不问在家出家、饮酒食肉、有妻子,不拣净秽,但至心持诵,能使短命众生增寿无量。迦摩罗疾尚得除差,何况余病!若不消灭,....
2023-02-05 08:34
16
问:念阿弥陀佛果真能带业往生吗?道安长老答:极乐世界是大光明藏,七宝庄重的琉璃国际,表里通明,连身体都是通明的,没有一点漆黑暗影的当地,那黑业到神仙国际是站不住脚的。所谓带业....
2023-02-04 08:28
12
问:哪些人应当修净土法门?印光大师:净土法门,乃一代时教契理关键之特别法。下自五逆十恶,上至等觉菩萨,皆当修习,皆可即生超凡入圣。别的一切全部深邃玄妙之法,多是契理,而绝不能....
2023-01-30 08:23
18
【原文】复次。若人欲生他方现在净国者。应当随彼世界佛之名字。专意诵念。一心不乱。如上观察者。决定得生彼佛净国。善根增长。速获不退。《占察善恶业报经》【注释】复次,若人欲生他方....
2023-01-28 08:55
27
编者按:众生与佛菩萨有哪些不同?不同就在迷悟之间,根源就是我们的内心。人们的内心世界是多么不平静啊,方寸之间有高山、大海、恶龙,怎样才能使内心平静呢?从慧能禅师的话语间能找到....
2023-01-19 08:37
17
为何想要求生西方净土,需先修净业三福?什么是净业三福?净业三福起源于释迦牟尼佛的观机施教,是佛的一个用意。众生对西方极乐世界信心缺乏、信心难以建立的原因就在于智慧不足,为了培....
2023-01-17 08:47
7
净土宗念佛法门简介弥陀净土信仰起源于古印度本师释迦牟尼佛经典的出处。古印度盛行有关人生是苦的基本观念,从而寄希望于脱离现实的娑婆世界,往生超越的净土世界。就已经在印度形成的一....
2023-01-16 10:37
17
净土三资粮《阿弥陀经》导论曾琦云《阿弥陀经》是阐述净土念佛法门的一部经,其根本宗旨可用信愿行三个字概括,被称之为净土三资粮。净土宗十二祖彻悟禅师说: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
2023-01-16 09:40
7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今天我要讲的题目是:从阿弥陀经说到净土思想的建立。第一天讲禅,禅是要明心见性;第二天讲空,空是非常玄妙。现在我们不谈难懂的禅,也不讲玄妙的空,今晚我要....
2023-01-16 08:59
10
蕅益大师开示:此经以信愿持名为修行之宗要。非信不足启愿。非愿不足导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满所愿而证所信。信则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愿则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行则执持名号,一心....
2023-01-15 11:29
16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及《阿弥陀经》对照阅读(上)马明博《阿弥陀经》乃世尊不问自说之心要,十方佛赞之深经,究竟方便之妙法,最极圆顿之指归。早经姚秦罗什大师译为华文,即今流通最广之....
2023-01-15 10:34
7
念佛人称之谓净土行人,净土行人必须要把我们净土这一法知道的差不多,这个理路你弄不明白,虽然是念佛了,也是去向不明。理路不外乎信愿行。信就是深信,深信因果,深信佛所说的法,深信....
2023-01-15 09:49
15